首页 > 新闻 > 国内新闻 > 正文

仅靠“完善”难破局 版权印突围原创授权困境

文章来源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15-12-19 14:38:46

本月初,腾讯一则公告、宣布自己一只脚踏入版权保护领域:针对微信平台上企业原创文章的版权问题,腾讯正式推出授权白名单等一些功能。

鉴于互联网版权授权领域正在兴起的态势,腾讯的这一举动,显然并不只是丰富和完善微信公众号平台功能那么简单。

互联网版权方兴未艾 小企鹅悠哉哉走来

自微信从微博手中接过第一社交平台的接力棒时,便已注定是个是非之地。

一方面,相比于微博、微信所能承载的文字、图片、声音和视频容量都更大、更丰富,内容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其更具有商业兑现价值。然而有利益的地方便是江湖,价值越高的内容资源、注定越容易成为盗版的目标。君不见,微信火热这三年来,虽然成就了一批收入不菲的原创作者,但挣扎于低微收入之间、却常常被人抄袭投诉无门的更大有人在——在这样的局面下,版权保护作为最重要的产业配套服务环节,已大有井喷之势。

另一方面,从腾讯自身角度考虑,微信虽然红火、但未来赢利模式仍是个谜。当初微博的火热程度并不亚于眼下的微信,然而微博过度指望广告及销售导流的盈利模式最终并没能实现,因此对于微信而言,显然需要新的赢利模式故事。在这样的瓶颈下、打造产业配套服务,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,被网友戏称“插根扁担也能开花”的腾讯,依托庞大的用户基数,往往在某个互联网新兴领域即将发展成熟之际,突然发力揽取最大利益,在业务上达到“后来者居上”的地位——这种事已不是一次两次。那么,这样的故事在版权保护领域,还会重新上演么?

后来居上不容易 腾讯或遭遇多方阻击

事实上,腾讯若真想凭自己的拿手好戏、在版权保护领域再次后来者居上,难度着实不小。

首先,腾讯在内容资源上、尤其是更具商业兑现价值的深度内容资源方面,并不占有优势。众所周知,那些更容易被转载的内容,除了娱乐,更多是科普类、时评类等深度内容。而微信平台虽然内容广泛且丰富,但在科普类内容、知乎显然更有底气;在影评内容上、观影网、豆瓣等也耕耘多年;在时评方面、天涯这个互联网老兵仍然不容小觊——版权保护产业是必须建立在内容资源基础之上的,如果在内容资源上不能掌握绝对优势,其结果真的可能会只是“丰富和完善微信平台的功能”而已,这对于腾讯而言,显然是不会知足的。

其次,互联网版权保护之所以成为行业重大问题,是因为它的复杂性。就一篇文章转载而言,可能涉及到从平面媒体转载到微信、从长微博或论坛转载到杂志,或者从微信转出、微博转出等。在这样的复杂应用场景中,显然需要的是面向全网的授权通道,仅仅在微信上做、功效着实有限。那么问题来了,由于腾讯以往的发展策略,对于很多互联网业者来说,恐怕宁可选择一个共赢的第三方平台、也不会愿意冒着引狼入室的危险。

业内人士认为:自媒体平台下的互联网版权授权应着眼于多平台发布的现实情况,应该结合不同平台的发布通道作为基础,进行授权工作。其主要的目的是能实现“发布通道既是授权通道”,“版权跟着作品走”这一理念。例如,无论是选择微信、微博、知乎、还是果壳等平台,在自己原文的发布通道下即可做出授权,推动实现“所见即所用,所用即授权”的健康理念。国内专业版权交易机构推出的“版权印”服务平台是其中之一。原创者只需将授权链接加在作品当中,即可直接授权,方便使用者直接获授使用,高效快捷。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得到了众多媒体的认可。而腾讯的“白名单”功能并没有服务这些需求。

版权印负责人岳峰表示,互联网版权价值的保护,通过传统的维权层面已经无法解决。积极授权作品,方便使用人获权是行业的进步。我们更提倡侵权情况通过线上交易重新取得授权,达成和解,避免原创人和使用人之间因为对簿公堂而产生更大的矛盾。

网站简介 - 广告服务 - 版权声明 - 工作邮箱 - 联系我们 - 意见反馈 - 投稿 - 不良信息举报 - 友情链接
Copyright©2010-2016 中国信息网 www.zgnews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任何抵触国家法律法规 不良信息举报 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倡导文明上网
法律法规底线、社会主义制度底线、国家利益底线、公民合法权益底线、社会公共秩序底线、道德风尚底线、信息真实性底线